迎接顺德党代会②丨下好创新驱动先手棋 工业总产值突破万亿
时间: 2024-08-10 14:01:11 | 作者: 制砂洗砂设备
“十三五”期间,顺德肩负建设广东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迈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顺德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为迎接大会召开,本报推出《新征程 新作为——迎接顺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特别报道》,全面总结回顾顺德在城市、产业、民生等领域的发展成就。
走进顺德北滘的美的微波炉工厂,快速运转的机械臂、自动运输物料的空中物流线、超大规模的智能立体仓库映入眼帘,这里是美的集团的第二座世界“灯塔工厂”,随处可见的AI技术、5G技术落地应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制造业的想象。
五年跨越,巨变谱华章,“十三五”期间,顺德坚定不移发展实体经济,把制造业作为根和魂,掀起了一场以技术创新为主要驱动的产业变革。五年间,顺德在全国市辖区中工业总产值率先突破1万亿元,上市企业总市值突破1万亿元。
回望“十三五”,顺德以村级工业园改造“头号工程”破旧立新,重塑产业新格局,支持企业“揭榜挂帅”,下好创新驱动的先手棋,形成高水平发展的“顺德路径”“顺德样本”。
2018年,顺德吹响了村改的号角,坚决打赢这场没有退路的战斗,为顺德强势开创新的未来。一子落,满盘活。曾经密密麻麻横亘在顺德各个村(社区)之中的破旧工业园,蝶变成为一座座现代化产业园。
用好村级工业园改造腾出的空间,顺德推进产业集聚化、链条化、高端化发展,重点瞄准芯片、机器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大力引进具有集聚带动效应的“航母型”重大产业项目。
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是顺德的未来,顺德机器人产业彰显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创新力。“十三五”期间,从系统集成扩展到本体制造,再深入到减速机、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从最早的工业机器人,延展到特种、服务机器人领域,顺德机器人产业链加速成型。
仔细梳理不难发现,跨界涌入机器人领域的两家世界500强本土企业美的和碧桂园已从当初的“阵痛期”跨入了“收获期”。美的库卡园区累计生产销售的机器人超过1.5万台,并在今年4月加码投入8亿元启动项目二期;2018年横空出世的博智林机器人,现有在研建筑机器人产品近50款,30余款建筑机器人投放施工现场测试应用,累计应用施工超100万平方米。
据了解,3年多来,博智林机器人已申请发明专利近3000项,自主研发的建筑机器人多个场景进行批量应用的试点示范,这中间还包括“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示范项目、2021年住建部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
距离博智林机器人不远处,北滘西海二支工业区原本低矮、破旧的家具、塑料、五金等厂房也已变身成为栋栋现代化厂房。以大族机器人全球总部基地领衔,这里建起了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目前已吸引了机器人上下游67家企业入驻,将构建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集群,力争建成投产后实现百亿级产值的目标。
随着库卡、发那科、ABB、安川、川崎世界机器人五大巨头进驻,以及盈合、大族、博智林、埃斯顿、中设等国内企业的强势加盟,处处可见顺德机器人产业的火热。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顺德全区机器人产值增幅高达206.4%,2020年全区工业机器人产量超1.2万台。
“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蒸蒸日上的同时,家电、机械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焕发新活力:
——2019年,格兰仕宣布进军芯片、边缘计算等领域,科技转型的步伐不断提速,研发物联网智能芯片、落地工业4.0基地、探索“边缘计算”商业化,欲通过科技转型“再造一个格兰仕”。AI、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应用落地,顺德家电逐步实现了从单机智能、协作智能发展到场景智能,向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方向加速前进。
——伊之密打造24小时连续生产的无人、智慧工厂,朝着“再造一个伊之密”的目标迈进。从原来的“买装备”,到“卖装备”,再到升级为“卖服务”,顺德装备制造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由智能装备与软件结合构成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企业探索新经济新模式。
作为传统的制造业重镇,顺德近年来面临着不小的产业转型升级压力。正因如此,顺德于2019年提出了“三核两高”作为支撑顺德高水平发展的新战略,切入核心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控制核心部件,实现质量高端、品牌高端,加快打造创新企业军团。
去年,顺德召开科学技术创新大会,再次加码扶持力度,发起了科学技术创新驱动发展的冲锋号。会上,顺德推出了“科学技术创新10条”,宣布在5年内新增8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企业研发创新。
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引不进、买不来。顺德聚人才、促创新,支持企业、科学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全世界创新资源开展核心技术攻关,面向全球推出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逐渐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在支持企业“揭榜挂帅”上,顺德可谓大手笔。目前,顺德已严格遴选出26个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立项,投入政府配套经费超8000万元,拉动企业、平台自筹经费近5.64亿元,彰显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极大激发企业研发创新动能:
云米科技研发出全球首款WiFi6-IoT芯片模组,探索产业化应用场景,让家里的IoT设备都能高速相互连通;伊之密瞄准超大型高端注塑成型装备,将研发国内锁模力最大的注塑机首台套产品,实现国产超大型二板式注塑机关键技术的突破……
核心技术攻关,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率先而动,加码创新研发闯关夺隘。以美的集团为例,近年来已实现了30多项关键技术领域全面布局,包括无风感技术、无刷电机及伺服驱动系统、航天对旋技术、智能家居等前沿技术领域,近期又研发出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相应速度的伺服系统。
通过“揭榜挂帅”,慢慢的变多的企业走向了科学技术创新舞台的中央。顺德逐步扩大扶持政策覆盖面,惠及更多中型乃至中小企业。一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在顺德全面打响。
五年来,顺德不断营造既有大树,又有灌木和草坪的良好产业生态,通过强链补链延链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也是顺德强链补链重要的一环。目前,全区共有1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重点“小巨人”企业6家,入选公司数领跑全市五区,分别占全市35.3%和50%。
从核心技术攻关,到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背后依托的都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一组数据直观反映了顺德“十三五”期间创新发展的成色:
——规上工业公司研发机构建有率达57.3%,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已达4.3%,2020年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193项,是2015年的5.42倍,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现代经济体系构建作用明显增强。
——高企存量增长近10倍,从2015年的232家预计会增长到2020年的2150家;标杆高企存量46家,居佛山首位。
——上市企业从18家增至目前的37家(含过会),呈现翻倍增长态势,上市公司市值首破万亿元,走在全国前列。
发展先进制造业,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撑,两者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2018年,顺德发布了《“设计顺德”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全方面实施设计创新系统工程,开启全球有一定的影响力的工业设计高地建设之路。
五年来,顺德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提质,广东工业设计城由原来的设计服务输出地转变为原创产品策源地,成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设计创新驱动加速器和孵化器,顺德工业设计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撬动工业产值超1000亿元。
以家电产业为例,工业设计被融入到产品的源头开发、技术创新以及品牌的建立中。以斗禾科技为例,公司产品最大的特点是原创设计,一款获得韩国好设计奖(GD)的电暖器,其上下左右摇头的创新设计,使得送暖的面积更广,一年可以卖出20万台,成为爆款产品。
如今,工业设计不断助力斗禾科技迅速崛起的顺德家电新势力。斗禾科技凭借多款创新产品,获得金点设计奖、韩国好设计奖、金芦苇工业设计奖、广交会出口产品设计奖等多个大赛奖项,成为了集工业设计、研发、制造、营销为一体的小家电制造高新技术生态平台。据了解,斗禾科技2019年业绩5000万元,去年达2.2亿元,预计今年达5亿元,几乎每年都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
以工业设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和提升,是产业链和价值链往高端攀升的标志。随着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顺德企业对工业设计、检验测试等生产服务的渴求慢慢的变大。作为制造业大区,顺德全力发展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尤其借助村改腾挪出连片的高质量空间,推进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今年,顺德全力打造建设集工业设计集聚、数据应用开发、品质衡量准则推广、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研发服务、湾区创新协作六大功能于一体的高端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园区——顺德科技质量服务集聚区。
此前,集聚区已吸引了广东质检院顺德基地、华南家电科技服务基地、华南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威凯检测等落户。日前,中国检验测试学会在集聚区内设立科技服务站,将更好地对接本地检测检验需求,让检测服务下沉到区域,顺德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级检验检测服务。
全方位“一站式”的科技质量增值服务,为顺德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新助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美的集团捧回我国质量领域最高奖项——中国质量奖,是今年广东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这也代表着佛山企业在中国质量奖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至此,顺德1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2家企业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在全市领跑。
从“重视数量”转向“提升质量”,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顺德加速迈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征程。期待顺德在全国县域经济中,再创新辉煌,再立新标杆。